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佛光大學企劃還是企畫課程

這次到佛光講企劃課程,由文資系的晏廷邀請,他已經是第三次聽我的演講了,沒想到還不膩!? XD

最近這幾年講大學以上的課程,原則上我都不用投影片了,一方面是要求同學練習抄筆記,手腦並用的學習效果較好(是大腦不是電腦,所以滑手機和打字不算);另一方面,則是和制約反應有關。
為了讓同學體會我的用心良苦,別以為伊森偷懶,所以課程一開始先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示一下古典制約理論。
伊森幫同學補充一下視覺傳達的細節
用系統理論來解釋大家所熟悉、常見的現象,是伊森講課常用的方法,目的不只是搏君一笑,而是要提醒同學,在學校所學的各種理論,不是沒用,而是你沒(拿來)用。成功提振大家的精神之後,要進入今天的企劃課程囉。
伊森雖不是老學究,但少說也是個文人,動手之前「必也正名乎」。再者,企劃要能當飯吃,職業和業餘的當然要有差別,不然大學生四年辦了這麼多活動,上課動不動就要交報告、企畫書,就能說每個人都會企劃嗎?
So...企劃、企畫、企業、企圖、企鵝,都有個「企」字,到底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市面上的企劃課程很多,介紹的書籍也很多,那何不自己看一看或上網google一下就好?伊森來講和別人來講有什麼不一樣?說實話,從出道到現在,我還真沒上過別人的企劃課程,也不知道別人的課程講些什麼、長怎樣,所以我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說清楚、講明白、說到做到」這十字真訣。
各種不同目的及用途的企畫書,都有各自的架構,說清楚,就是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告訴大家為何企畫書有這些項目,例如5W1H是同學們從國中就知道的東西,但為什麼是這5W1H?他們之間誰先、誰後?說清楚了,就不用死背。
這次的主題是開給大學生的企劃課程,所以特別強調活動企劃,而且格式也要符合學校的規定,常見的架構裡許多名詞,總是容易令人混淆不清,從活動宗旨、活動目的、活動目標這三項,就是最容易把大家的企畫書打趴的,小學生都看得懂的中文字,放在一起的意思大學生卻說不出有什麼差別,這就是要「講明白」的地方。
最後是「說到做到」,如果上課講一堆理論,結果同學還是寫不出企畫,老師也沒法兒點破迷津,那上這個課程不就是上心酸的。儘管這次只有安排兩個小時的時間,還是在第二階段讓同學實務操作企劃的流程,開始進行分組演練,目標是在30分鐘內完成企畫書。這中間,伊森會到各組了解進度,觀察各組進行的方式,是否遇到什麼問題。
在進行十分鐘後,就發現各組的共同問題是......不會開會!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你對大學時代做報告還有印象,而你又正好是那個分工的時候負責最後「整合」的人,一定會記得所謂的整合,就是整份報告分出去給組員後,回到你這裡合的時候,幾乎要重做!因為開會討論的時候,大家各找各的資料,有一搭沒一搭、你一言我一句的,最後因為大家都累了,所以趕快把一份企畫書拆開,每個人寫一小段再丟回來給整合者。
但是,這樣的會議,事實上是沒有共識的!所以每個人丟回來的東西,都是各自獨立的:目標、理念、想法、用語都不一致。就好像講到閱讀,以為會認識字就等於會閱讀了,所以才會缺乏閱讀自學的能力;以為會講話就等於會開會了,才會缺乏建立共識與合作的能力,這不只是學生之間的問題,更是整個台灣社會的縮影!(太激動...)
伊森趕緊在演練時間叫了暫停,帶大家實際操作會議的技術,今天補充說明的是KJ法。在短暫的教學之後,可以看到每個同學都開始認真、投入了起來,小組也更快形成共識。下次有更充裕的時間,一定要把完整的開會方法教給大家啊。

腦力激盪會議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唷,愁眉苦臉怎麼會有好的創意呢?

兩個小時的課程過得非常快,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天的企劃課程學到東西,最後來個大合照,什麼阿朗基、心花開的POSE都出來了,深深感覺伊森真的距離大學生涯太遙遠啦(泣)。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宜蘭人文行動高中演講:培養創新的生活態度


因為之前與CTRL-P一起到人文國中小學討論3D列印課程,談到創個圈圈在宜蘭打造第一個maker space,與推動設計思考解決社會問題等觀念,引起家長和老師們高度的興趣,才有今天(2016.March.8)這個機會,來到人文行動高中的創新論壇演講,我將這次的題目訂為「培養創新的生活態度」。主要是希望孩子們從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與三個故事,了解到創新是一件美好的事,而且沒有學歷、經歷的限制,是可以從生活中培養與實踐的。

在演講現場也展示創做6号店的3D列印機,同學們對列印出來的物件,和可以自行組裝的3D列印機充滿了興趣
第一個故事,當然要介紹一下宜蘭第一個maker space的募資計劃
(註:這個募資計畫的影片,是由好色計逆風少年的實習學生從腳本、拍攝、後製一手包辦的)

不禁要為人文的同學感到開心,他們之前的創新論壇已經開始接觸群眾募資、雷射雕刻技術、線上購物平台.....等等當代的創新案例,而且,下週還找了貝殼放大的大涵來演講!
舊型態的創作、設計、藝術、製造圈像是gated community,只有設計師、工程師、藝術家、工廠才是圈內人,而消費者和使用者卻是圈外人。所造成的現象是消費者對高價的設計與創作不買單,而創作者及設計師認為消費者不懂得欣賞。


做maker space的重點就是把封閉的小圈圈變成開放的大圈圈,開放的不只是空間,還有心態。讓原本像是工廠作業線的苦悶工作,變成愉快的自造過程。但絕不是觀光工廠那種把遊客當幼稚園程度的DIY,或是名為工作坊,實為才藝補習班的開課中心。
我舉了2015年12月在創做1号店的活動「聖誕樹真的比較好」為例。推廣種植和照顧真的聖誕樹,而非購買大量生產的塑膠聖誕樹,卻一年只用一次,造成過度生產和環境污染。
從宜蘭頭到宜蘭尾,圈圈目前有6家創客空間成立了

順便和同學們聊聊自己的居住地,宜蘭最大和最小的鄉鎮市,最大的是南澳,人口最少,最小的是羅東,人口密度反而最高!

同學們聽得認真,大多做著筆記,而且在問答時間都會主動舉手發問,宜蘭人文中小學的學生果然和其他台灣傳統學校的同學們不太一樣。
演講結束還有同學拿著筆記來請我幫她簽名...(羞)


第二段,以我自己求學和職場的真實故事-青少年時代為引子,從台中一中畢業後,以Bartender為職業的日子...


工作及創業多年後,重回學校找回學習的樂趣,唸了國際貿易、外語系、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再到捷克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至於設計創作,則是拜安藤忠雄為師.....就是和他一樣,自學囉。也希望把學習過程中享受到醍醐灌頂的體驗擴大與傳承。立下座右銘:「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當時的藝名是可樂老師,照片裡是我在科教館和博物館設計課程與教育訓練。

比起物理、化學、數學這類的課程,攝影其實是更難教會小朋友的。可樂老師首創的「小小背包客」課程,用攝影做為軸線,帶著小朋友走出教室,學習旅行與獨立精神。現在我已不再從事兒童教學,但「小小背包客」課程已在各大媒體及家長之間散播開來,也成為大家仿效的對象,只是能否堅持我當初創辦的風格與原則,就不得而知了。
上圖是我帶著學生,與台灣攝影第一人柯錫杰老師一同參加民視第九堂課錄影,令人意外的是,同學們不太知道第九堂課這個節目。演講時我則播了另一段公視為可樂老師製作的節目,看一下上攝影課的實際情況。

因為在很多不同行業的創業和輔導經驗,常上節目扮演創業達人,和來賓分享創業經驗,探討創業案例。爸媽冏很大是人文的同學都一看就能認出來的,端哥果然厲害,擄獲大小朋友的心。

中視「小資賺大錢」


回想自己的人生經驗,就和Steve jobs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一樣,"connecting the dots"連結一個個的點,無法預知,但現在回頭看,一切都很合理。
演講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回饋」。分享了撰思和好色計的青少年實習計劃,在場的聽眾也正值青少年時期,助教也剛從高中部畢業,在尋找人生方向的同時,對逆風少年的故事能夠有貼身的感受。
講到回饋,也分享一下我擔任LIHIYA營運長,所建立的社會企業營運模式,讓同學們了解企業與個人都可以透過創新的理念及做法,在獲利與成長的同時,對社會做出貢獻。



課程最後的大合照(攝影師Milo辛苦啦)


這場演講的聽眾包含小六到高三的同學們,幾位同學的提問都非常深刻,而且具有獨立的見解,例如有同學問到我高中畢業為何不繼續升學,是為了錢嗎?那後來為何又去唸書?現在工作還是為了錢嗎?
這類的問題回答,很難在這篇文章裡說個明白,如果有機會我們面對面,再告訴你答案!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撰思文創與史瓦濟蘭姊妹攜手打造公平衣飾品牌 LIHIYA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與台北市產業發展局於6/8 – 6/10 舉辦知識學苑系列——社會企業課程。與會來賓包括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社企流胖卡數位NPOst 公益交流站多扶接送BR Link 等業界相關人士與媒體。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讓有志往社會企業邁進的創業者們理解市場現況。這次 PunNode 特別追蹤其中一組與會團隊,希望能讓讀者看見相關課程所發揮的延伸價值。
332211
團隊簡介與創業緣起
本次採訪的團隊非常特別,成立於台灣的撰思文創,由行銷總監劉呈顥(以下稱 Ethan ),以及來自史瓦濟蘭的姊妹 DUMILE 與 TIVAMILE 所組成,三人正在為了即將進行募資的公平貿易服飾品牌 LIHIYA 如火如荼地趕工。Ethan 結合他的本業,負責網路行銷、產品開發與品牌形象建立,姊姊 DUMILE 為首席設計師,妹妹 TIVAMILE 則掌管創業的大小管理事務。事實上姊妹兩人已經來台定居 15 年,更早在 2008 年就有創業想法,當年 DUMILE 所任職的紡織公司早已協助史瓦濟蘭當地設置工廠的業務,也讓她萌生了幫助當地居民的想法 。只是礙於當時的環境尚不理想,一直到遇見從高中開始,就擁有多次創業經驗的 Ethan,才正式將想法付諸實現。
LIHIYA 的核心業務,主要是透過 DUMILE 的設計,幫助史瓦濟蘭或台灣偏鄉住民的手工紡織品加值,讓偏鄉居民的手藝能跨越文化差異,走入主流市場,同時得到更為合理的報酬。Ethan 舉例,一條由原住民傳統手工車出來的精美織帶,即使做工再好,要賣到 450 元以上都很困難,然而做一條織帶最少也要 4 個小時,這樣的時間成本落差不僅不合理,也不足以維持生計。如果能透過設計與品牌包裝,結合衣飾、鞋帽等時尚產品,一件產品就能賣到 2、3000 元的價格,扣除營銷成本後,還能讓生產產品的勞工得到足以維生的穩定收入,也有更多時間進修手藝或知識。
創業過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談到創業困難,DUMILE 認為其實現在外國人在台灣創業已經比過去容易,一方面是自己在台 15 年的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在政府鼓勵創業的風潮與政策下,只要有一定資本,基本上不會有太大障礙。再加上史瓦濟蘭政府對文化交流保持積極態度,也對他們有所幫助。
「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管理!」DUMILE 笑著說,設計師的浪漫性格總是讓她想得比做得多。創業過程中最辛苦的不是設計,反而是管裡大大小小的雜事,一堆事情同時壓下來則是家常便飯。比如今年 8 月,團隊要遠赴英國參展,錢從哪裡來、報名費、機票、開支等等都需要即時決定,也因為 TIVAMILE 主動積極的管理,才讓 DUMILE 能夠專注在設計與重要決策上。而 Ethan 的品牌經營背景也讓只有做過時尚秀,從未做過跨國商業品牌的姊妹倆能夠安心創業,三人的合作缺一不可。
而對 Ethan 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想做的事情太多,其中的取捨也是創業者重要的能力。綜使計畫順利進行,三人也時常在討論時互相檢視,如果新的合作機會或投資計劃有違品牌初衷,那麼就應該先做好份內的事情,不必急於擴張。
參予知識學苑課程的動機與收穫
Ethan 所屬的撰思文創,在過去 5 年持續地進行以中輟生等逆風少年為主的「好設計」實習計劃,透過創作實習讓迷途學子找到感興趣的目標,進而重回社會,雖然每一屆的人數不多,但已經頗具社會企業的特質與理想。這一次參予知識學程,Ethan 認為最大的收穫在於重新檢視自己的定位與價值。講座中許多人都問到「甚麼樣的企業才是社會企業?」,然而多位講者的共通點就是認為不需要太急於定義自己是哪種社會企業,因為包括講者在內,很多時候其實也不是在做主流媒體認為的社會企業(例如非營利慈善事業),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說服消費者認同自己的社會精神。
舉例來說,秉持著公益與公平包裝,但也有行銷之實的 LIHIYA 勢必會在未來受到消費者檢視,這時候要做的並不是用某一種類型的社企標籤為自己辯護,而是誠實地去展示生產過程的細節、製造的成本、營銷所得分配給製作者與公司營運所需的比例,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傳達公司長期的經營目標。在誠信且透明的前提下,讓大眾明白社會企業的維持也需要一定資金與收入才能穩定運作、發揮功效。
Ethan 表示,品牌最大的價值在於設計與公平貿易的認同感,而不是量產。假使未來某些商品極為暢銷,甚至超出生產線所能負荷,也不會因此強迫勞工提高產能或脫離原本手工製作的初衷,期望透過品牌建立新的消費文化,而不是受主流市場左右。
未來的目標與發展
團隊目前預計 8 月赴英國參加非洲文化時裝周,DUMILE 正在趕製新一季要發表的作品,募資企劃也將在近期上架,內容為這一次在倫敦展示的作品預購。本次英國行之後,也希望今年內能參予政府的育成計畫爭取補助,盡快讓品牌上架。 LIHIYA 目前的的幫助對象包括史瓦濟蘭、台東永安村偏鄉部落、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史瓦濟蘭只是一個起點,團隊未來的目標希望能遍及全球需要幫助的角落,包括印度、西藏等國家。也不排除與其他設計師合作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撰思文創過去所培養過的青少年實習生,目前大多已在設計、創作等領域相關大學就讀。Ethan 計劃在未來集結這批有經驗的創作者,成立以青少年為主的綜合文創設計公司,讓他們的創作實體化,進入市場。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北宜直鐵] 28分鐘,該省下還是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快,一定好嗎?當我們坐在台北往宜蘭的火車上,若有心欣賞沿途的美景,從來也不覺得旅途漫長。只怕是一路低頭看手機,猛煩心怎麼還沒到。

圓了都市人的田園夢,毀了在地人的桃花源。

興建北宜直鐵要花500億,把這些經費花在現有北宜鐵路的沿線車站,豈不美哉?人心若只有宜蘭一站,高速公路開再寬、鐵路再快,也不足以疏解車流、人流。看羅東夜市就知道了,各家攤商的服務能量根本無法消化人潮,因此帶來的是愈來愈髒亂的環境,愈來愈難吃的料理,成了在地人不上門的觀光客屠宰場。

若我們換個觀點,讓慢慢來的鐵道之旅變得愉悅,根本不用花500億!

看看義大利的五漁村(Cinque Terre)吧,

未完待續......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葉慈 Yeats -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當妳老去,髮已灰白,充滿睡意,
在爐火邊小憩,
請記得這首詩,
慢慢念,回想昔日妳的眼,
溫柔眼神,深邃的影

多少人貪戀妳的歡愉,
或真心或假意,只為妳的美麗,
只有我,愛上妳真摯的靈魂,
儘管有些憂傷,儘管容顏已逝。

當妳俯下身, 在熊熊爐火旁
低聲念著這首詩,感傷,
愛已消逝,
愛在遙不可及的高處流連,
在群星裏,遮掩了她的臉。

作者:劉呈顥 Ethan Liou
============================>>>
本文為原創,先翻譯後創作,引用請註明原作者 CC授權與本網頁連結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mac]字體太多,打開應用程式變超慢怎麼辦?


1.回復預設字體:字體簿/檔案/回復標準字體



2.字體都不見了怎麼辦?



3.在資源庫的fonts(removed)裡面

4.什麼?你問資源庫在哪裡?

5.到Finder裡的前往,按下option鍵,資源庫會出現在電腦的上面喔

6.需要什麼字體再移進去字體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