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lihiy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ihiy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我適合在社會企業工作嗎? LIHIYA 時尚社企徵的就是你


創造新一代年輕人的平衡人生


踏進時尚產業,從來就不在我的人生計劃中。生活一向極簡、樸實無華的自己,赫然發現,時尚其實很社會學,她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價值觀、道德規範、社經結構、與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方式。在這個全世界年輕人都想發起革命的時代,「社會企業」可能是這一代追求身心靈平衡的一片天空。LIHIYA邁向第三年了,我相信:「企業存在的目的,在群策群力創造更高的共享價值!」「時尚」可以不只是興趣、更可以是志趣、志業,而我的責任,就是讓LIHIYA成為能夠永續發展的事業!

加入利希亞


謝謝你對LIHIYA的支持,我是LIHIYA執行長Ethan,和你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文化時尚。我們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的示範店,現在需要你們的鼓勵和支持,如果你認同我們的理念,又喜歡宜蘭,歡迎加入LIHIYA的工作團隊。詳細的工作內容歡迎直接在這裡留言詢問,或透過messenger討論,甚至直接email給我 ethanliu0620@gmail.com。
如果你知道有任何朋友可能有興趣,請幫忙分享給你的朋友,我們會和每一位認真討論、傾聽,期待和你一起,努力讓 LIHIYA 變得更好!


不想錯過網誌新文章?歡迎訂閱電子報
想和伊森討論互動?歡迎加入FB 粉絲團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為何什Bill Gates選擇養雞?



Dr. Batamaka Somé 對養雞研究投入一生的熱情與活力,現在連Bill Gates都認同養雞對改善貧窮的潛力。

Bill Gates提到如果他面對極度貧窮,為何會選擇養雞的原因:

1.They are easy and inexpensive to take care of. 雞不貴且容易照顧。
2.They’re a good investment. 養雞是很好的投資,雞蛋繁殖快,有複利的效益。
3.They help keep children healthy. 食用雞肉和雞蛋幫助維持孩子健康。
4.They empower women. 雞隻體積小且可在家照顧,所以婦女可以兼顧家庭與養殖的工作。


Credit:www.gatesnotes.com/Development/Why-I-Would-Raise-Chickens

台灣或許已不適用這種極度貧窮的案例,但Bill Gates的務實思惟,以及Dr. Batamaka Somé的研究精神與熱情,仍是值得學習的。

我常到偏鄉、原住民部落、弱勢家庭服務,在盡一已之力的同時,不斷的思考如何建立一套自給自足的系統,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不用「等待」捐獻或援助,而是在生生不息的正面循環裡,貢獻自己的力量,獲得合理的收入,改善生活品質。

甚至,偶爾也能主動出擊,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



三年前,我和Dumile開始了 Lihiya 的品牌,在經歷擺攤、群眾募資、創業競賽到今年正式成立公司,受到非常多人的支持與協助,團隊也愈來愈強大,每個人都是不計較得失的參與,只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建立一套生生不息的系統,在整個社會消費的同時,也能改善偏鄉及弱勢家庭的生活品質,特別是要照顧家庭、不便出門工作婦女和就學中的孩子們。

Bill Gates選擇養雞,我選擇服飾,相信你/妳也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著,是不是也可以多思考一步,將辛勤得來的每一分錢,選擇投入正向的循環裡,滿足自己的需求,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撰思文創與史瓦濟蘭姊妹攜手打造公平衣飾品牌 LIHIYA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與台北市產業發展局於6/8 – 6/10 舉辦知識學苑系列——社會企業課程。與會來賓包括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社企流胖卡數位NPOst 公益交流站多扶接送BR Link 等業界相關人士與媒體。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讓有志往社會企業邁進的創業者們理解市場現況。這次 PunNode 特別追蹤其中一組與會團隊,希望能讓讀者看見相關課程所發揮的延伸價值。
332211
團隊簡介與創業緣起
本次採訪的團隊非常特別,成立於台灣的撰思文創,由行銷總監劉呈顥(以下稱 Ethan ),以及來自史瓦濟蘭的姊妹 DUMILE 與 TIVAMILE 所組成,三人正在為了即將進行募資的公平貿易服飾品牌 LIHIYA 如火如荼地趕工。Ethan 結合他的本業,負責網路行銷、產品開發與品牌形象建立,姊姊 DUMILE 為首席設計師,妹妹 TIVAMILE 則掌管創業的大小管理事務。事實上姊妹兩人已經來台定居 15 年,更早在 2008 年就有創業想法,當年 DUMILE 所任職的紡織公司早已協助史瓦濟蘭當地設置工廠的業務,也讓她萌生了幫助當地居民的想法 。只是礙於當時的環境尚不理想,一直到遇見從高中開始,就擁有多次創業經驗的 Ethan,才正式將想法付諸實現。
LIHIYA 的核心業務,主要是透過 DUMILE 的設計,幫助史瓦濟蘭或台灣偏鄉住民的手工紡織品加值,讓偏鄉居民的手藝能跨越文化差異,走入主流市場,同時得到更為合理的報酬。Ethan 舉例,一條由原住民傳統手工車出來的精美織帶,即使做工再好,要賣到 450 元以上都很困難,然而做一條織帶最少也要 4 個小時,這樣的時間成本落差不僅不合理,也不足以維持生計。如果能透過設計與品牌包裝,結合衣飾、鞋帽等時尚產品,一件產品就能賣到 2、3000 元的價格,扣除營銷成本後,還能讓生產產品的勞工得到足以維生的穩定收入,也有更多時間進修手藝或知識。
創業過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談到創業困難,DUMILE 認為其實現在外國人在台灣創業已經比過去容易,一方面是自己在台 15 年的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在政府鼓勵創業的風潮與政策下,只要有一定資本,基本上不會有太大障礙。再加上史瓦濟蘭政府對文化交流保持積極態度,也對他們有所幫助。
「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管理!」DUMILE 笑著說,設計師的浪漫性格總是讓她想得比做得多。創業過程中最辛苦的不是設計,反而是管裡大大小小的雜事,一堆事情同時壓下來則是家常便飯。比如今年 8 月,團隊要遠赴英國參展,錢從哪裡來、報名費、機票、開支等等都需要即時決定,也因為 TIVAMILE 主動積極的管理,才讓 DUMILE 能夠專注在設計與重要決策上。而 Ethan 的品牌經營背景也讓只有做過時尚秀,從未做過跨國商業品牌的姊妹倆能夠安心創業,三人的合作缺一不可。
而對 Ethan 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想做的事情太多,其中的取捨也是創業者重要的能力。綜使計畫順利進行,三人也時常在討論時互相檢視,如果新的合作機會或投資計劃有違品牌初衷,那麼就應該先做好份內的事情,不必急於擴張。
參予知識學苑課程的動機與收穫
Ethan 所屬的撰思文創,在過去 5 年持續地進行以中輟生等逆風少年為主的「好設計」實習計劃,透過創作實習讓迷途學子找到感興趣的目標,進而重回社會,雖然每一屆的人數不多,但已經頗具社會企業的特質與理想。這一次參予知識學程,Ethan 認為最大的收穫在於重新檢視自己的定位與價值。講座中許多人都問到「甚麼樣的企業才是社會企業?」,然而多位講者的共通點就是認為不需要太急於定義自己是哪種社會企業,因為包括講者在內,很多時候其實也不是在做主流媒體認為的社會企業(例如非營利慈善事業),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說服消費者認同自己的社會精神。
舉例來說,秉持著公益與公平包裝,但也有行銷之實的 LIHIYA 勢必會在未來受到消費者檢視,這時候要做的並不是用某一種類型的社企標籤為自己辯護,而是誠實地去展示生產過程的細節、製造的成本、營銷所得分配給製作者與公司營運所需的比例,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傳達公司長期的經營目標。在誠信且透明的前提下,讓大眾明白社會企業的維持也需要一定資金與收入才能穩定運作、發揮功效。
Ethan 表示,品牌最大的價值在於設計與公平貿易的認同感,而不是量產。假使未來某些商品極為暢銷,甚至超出生產線所能負荷,也不會因此強迫勞工提高產能或脫離原本手工製作的初衷,期望透過品牌建立新的消費文化,而不是受主流市場左右。
未來的目標與發展
團隊目前預計 8 月赴英國參加非洲文化時裝周,DUMILE 正在趕製新一季要發表的作品,募資企劃也將在近期上架,內容為這一次在倫敦展示的作品預購。本次英國行之後,也希望今年內能參予政府的育成計畫爭取補助,盡快讓品牌上架。 LIHIYA 目前的的幫助對象包括史瓦濟蘭、台東永安村偏鄉部落、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史瓦濟蘭只是一個起點,團隊未來的目標希望能遍及全球需要幫助的角落,包括印度、西藏等國家。也不排除與其他設計師合作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撰思文創過去所培養過的青少年實習生,目前大多已在設計、創作等領域相關大學就讀。Ethan 計劃在未來集結這批有經驗的創作者,成立以青少年為主的綜合文創設計公司,讓他們的創作實體化,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