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行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行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實體通路行銷講求地點、地點、地點!你不可不知的 Endcap!什麼是 End Cap?

在零售業的行銷,endcap (end cap) 是指一種陳列方式,它放置在走道末端,供商品陳列使用。 在實體店面,走道末端的陳列可以提高品牌商品的銷售優勢,製造商付費購買該區的使用權,因為陳列在走道末端的商品,其銷售速度通常比陳列在其他地方的商品快得多,這一類的商品有時也稱為精選商品。

Photo Credit: Daniel Case

Endcap是實體店面的「黃金地段」,最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連鎖賣場如Walmart, Costco 除了會在走道末端陳列自有品牌的商品之外,也讓其他的品牌付費以取得將商品陳列於此的權利 。然而放在走道末端架上的商品、並不保證是最便宜的,卻是促使消費者將商品放到購物推車裡的有效方法之一。

商品除了在走道末端陳列之外,也會在一般貨架上陳列、促銷,這個空間則稱為固定陳列位(fixture)。舉辦促銷的品牌,通常也會在一般貨架上有一些固定陳列,而在活動期間加購走道末端的位置(end cap)。

根據《BUSINESS INSIDER》指出,Costco 運用了一些小技巧,讓消費者在逛賣場時,不自覺越買越多,例如:把商品放在走道末端或顯眼位置、設置加油站、提供免費試吃、不定時改變商品的擺放位置。

賣場員工如果靜止不動的等待客人,反而會產生排客效應,讓客人避而遠之,而Costco的員工之所以總是在陳列、調整商品,細心的人就會留意到,他們是在移動商品位置,用意是想要讓消費者在找希望清單內的東西時,會留意到新商品,藉此增加購買機會。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設計師想賣的是設計,消費者想買的卻是價值


因為上週VVG Youg 的Grace到中興文創園區來演講,大大的分享了進駐台中歌劇院的甘苦談,於是這週就安排到現場體驗。果然非常經典的好樣風格,可以找到許多2015年台灣設計展的影子,這也許就是Grace所言的大量複製,與16年經驗累積。總個來說,台中歌劇院是值得待上一整天流連,看劇、閑散、吃飯的好地方。
在一樓的設計賣場,這一櫃農產吸引我特別注意,一則是因為現在主打「買一送一」(笑),二則是這款牛奶盒包裝的米,究意賣的是什麼?引起我的好奇。
從包裝設計的角度來看,創意是強迫組合的表現,將米和牛奶盒組合起來,的確顛覆了一般人的印象,當我把這張照片Po在臉書上時,也的確有人誤以為這是米牛奶?
在當前台灣的美感領域,似乎簡潔就和設計感劃上等號,設計感就和高價劃上等號。消費者不買單的時候,還可能被貼上「不懂設計」的標籤。
以180元的售價來看,有機米大約可以買到1KG,比較起來,設計米大約是市價的4倍,消費者是否能夠認同這樣的加值呢?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內湖婦女中心創業課程

回顧一下2016.10.29的創業課程,這是一堂概論的課程,目標是在一天之內能夠建立起學員對創業的整體觀念,並且提供實用的創業資訊。
創業的必要,從了解需求、滿足需求、創造需求的循環開始,而建立健康的循環系統,是成功創業能夠永續的重要基礎。所以此次課程的一開始,以business model canvas做為建立營運模式的工具,促進同學們對創業的整體觀。



用現有的範例做說明是最佳的方式,依據前兩個小時和學員互動的情況,我挑出了六家企業交給同學做個案研究,分別是:ZARA, UBER, Tutor ABC, Niceday, Air bnb, 生態綠咖啡。上面看到這組以ZARA做為個案研究對象的同學,非常具體的點出了ZARA在營運模式裡的各式關鍵要素,也提到一個問題-除了賣服飾的收入之外,ZARA還有什麼收益流?單純賣衣服就可以變成西班牙首富嗎?
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麥當勞和家樂福也有類似的模式,google一下就可略知一二。
雖然學員來自不同年齡層,在個案研究的活動裡,參與度都很高,即使對於選擇到的個案不是這麼熟,也可以透過手機來搜尋參考資料,互動的情況非常好。大家也都上台自我介紹,促進了學員間的互相了解,來上這堂課不只是認識同學,更可能找到自己事業上的客戶,和未來創業的夥伴。


許多同學在台下客氣的說自己不會介紹,上台卻講了3、5分鐘還滔滔不絕,而且內容豐富,果真是臥虎藏龍。有些辛苦的單親媽媽、或者為疾病所苦的女性朋友們,都還會利用時間去當志工服務別人,實在令人敬佩。相信妳們若投入創業,成功機率一定很高,但是,還是要先好好上課,多學點功夫再入江湖比較保險唷。


內湖婦女中心創業課程 講師:台灣EIP 成功創業家夥伴 劉呈顥

課程大綱

1. 創業營運模式:建立系統觀念
2. 創業營運模式:分組實做演練
3. 創業營運模式:簡報提案訓練
4. 資金取得:群眾募資與政府補助
5. 商業登記:公司、行號與商業登記實務
6. 行銷管理:Baby Step的日常行銷演練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消費決策-針對台灣飲食營養需求,鹽該怎麼選擇


每一次消費,都是一連串決策的過程,而決策,就要有判斷的準則,即使是買一包鹽,都要知道如何選擇。

因為家裡的調味鹽好不容易用完了,決定在這次買鹽的時候好好把鹽搞清楚,究竟架上這麼多種類,價位高低不一的鹽,該怎麼選。在這裡用台灣的飲食習慣和營養狀況資料歸納以下幾點:

1. 台灣曾是甲狀腺腫大的地區,這和飲食中缺碘有關,所以台鹽會在食鹽內添加碘,美國FDA也有相同做法。因此,家裡的調味鹽應該有一部份是含碘食鹽。

反例:甲狀腺亢進的人應選不含碘的食鹽。

2. 含碘食鹽,大多是除去雜質後,只留下氯化納的精鹽,單用精鹽可能一不小心就食用過量的鈉,而且因為沒有其他礦物質,所以料理的風味較差。

3. 為了提昇料理的風味,平衡鈉和其他礦物質的攝取,家裡應備有天然鹽,但仍要注意產地和成份標示、礦物質含量等,千萬不能看標題寫天然就盡信之。

4.至於其他五花八門的低鈉鹽、美味鹽的,都是人工調和的成份,還不如養成好習慣,在料理時用精鹽配上天然鹽,才是真正的美味又健康。

5. 給中式料理的建議,熱炒、蒸煮用精鹽,沾拌用天然岩鹽。

6. 西式料理的「調味鹽」還可以再分為 Seasoning salt 和 Finishing salt。Seasoning salt 是在烹調過程中加入,用來引出食物味道的。而 Finishing salt則是在吃之前才灑在食物上。

參考---
 Seasoning salt: 印度北部喜瑪拉雅山區的黑鹽 (Kala Namak)、夏威夷海鹽 (Hawaiian Alaea sea salt) 、法國太平洋沿岸海鹽 (French sea salt)

Finishing salt:義大利海鹽 (Italian sea salt)、法國鹽之花 (Fleur de sel)、法國灰鹽 (Grey salt)

Photo Credit: CC License Flickr Leonid Mamchenkov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佛光大學企劃還是企畫課程

這次到佛光講企劃課程,由文資系的晏廷邀請,他已經是第三次聽我的演講了,沒想到還不膩!? XD

最近這幾年講大學以上的課程,原則上我都不用投影片了,一方面是要求同學練習抄筆記,手腦並用的學習效果較好(是大腦不是電腦,所以滑手機和打字不算);另一方面,則是和制約反應有關。
為了讓同學體會我的用心良苦,別以為伊森偷懶,所以課程一開始先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示一下古典制約理論。
伊森幫同學補充一下視覺傳達的細節
用系統理論來解釋大家所熟悉、常見的現象,是伊森講課常用的方法,目的不只是搏君一笑,而是要提醒同學,在學校所學的各種理論,不是沒用,而是你沒(拿來)用。成功提振大家的精神之後,要進入今天的企劃課程囉。
伊森雖不是老學究,但少說也是個文人,動手之前「必也正名乎」。再者,企劃要能當飯吃,職業和業餘的當然要有差別,不然大學生四年辦了這麼多活動,上課動不動就要交報告、企畫書,就能說每個人都會企劃嗎?
So...企劃、企畫、企業、企圖、企鵝,都有個「企」字,到底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市面上的企劃課程很多,介紹的書籍也很多,那何不自己看一看或上網google一下就好?伊森來講和別人來講有什麼不一樣?說實話,從出道到現在,我還真沒上過別人的企劃課程,也不知道別人的課程講些什麼、長怎樣,所以我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說清楚、講明白、說到做到」這十字真訣。
各種不同目的及用途的企畫書,都有各自的架構,說清楚,就是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告訴大家為何企畫書有這些項目,例如5W1H是同學們從國中就知道的東西,但為什麼是這5W1H?他們之間誰先、誰後?說清楚了,就不用死背。
這次的主題是開給大學生的企劃課程,所以特別強調活動企劃,而且格式也要符合學校的規定,常見的架構裡許多名詞,總是容易令人混淆不清,從活動宗旨、活動目的、活動目標這三項,就是最容易把大家的企畫書打趴的,小學生都看得懂的中文字,放在一起的意思大學生卻說不出有什麼差別,這就是要「講明白」的地方。
最後是「說到做到」,如果上課講一堆理論,結果同學還是寫不出企畫,老師也沒法兒點破迷津,那上這個課程不就是上心酸的。儘管這次只有安排兩個小時的時間,還是在第二階段讓同學實務操作企劃的流程,開始進行分組演練,目標是在30分鐘內完成企畫書。這中間,伊森會到各組了解進度,觀察各組進行的方式,是否遇到什麼問題。
在進行十分鐘後,就發現各組的共同問題是......不會開會!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你對大學時代做報告還有印象,而你又正好是那個分工的時候負責最後「整合」的人,一定會記得所謂的整合,就是整份報告分出去給組員後,回到你這裡合的時候,幾乎要重做!因為開會討論的時候,大家各找各的資料,有一搭沒一搭、你一言我一句的,最後因為大家都累了,所以趕快把一份企畫書拆開,每個人寫一小段再丟回來給整合者。
但是,這樣的會議,事實上是沒有共識的!所以每個人丟回來的東西,都是各自獨立的:目標、理念、想法、用語都不一致。就好像講到閱讀,以為會認識字就等於會閱讀了,所以才會缺乏閱讀自學的能力;以為會講話就等於會開會了,才會缺乏建立共識與合作的能力,這不只是學生之間的問題,更是整個台灣社會的縮影!(太激動...)
伊森趕緊在演練時間叫了暫停,帶大家實際操作會議的技術,今天補充說明的是KJ法。在短暫的教學之後,可以看到每個同學都開始認真、投入了起來,小組也更快形成共識。下次有更充裕的時間,一定要把完整的開會方法教給大家啊。

腦力激盪會議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唷,愁眉苦臉怎麼會有好的創意呢?

兩個小時的課程過得非常快,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天的企劃課程學到東西,最後來個大合照,什麼阿朗基、心花開的POSE都出來了,深深感覺伊森真的距離大學生涯太遙遠啦(泣)。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Excel的文創行銷?


Tatsuo Horiuchi | the 73-year old Excel spreadsheet artist


如果說下面這幅作品是用microsoft Excel 畫出來的,你相信嗎?


這是2006年Autoshape 絵画・人物画部門 得獎者堀内辰男  先生的作品

有興趣的人可以下載原始檔,研究一下他是如何創作的。

文創行銷很多時候是表現方式的變形,而非在原始價值上的彰顯,以這個案例來說,恐怕沒有人會因為Excel的繪圖功能而去採購軟體,但是,卻可以利用藝術的強迫組合,影響Excel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如無聊、單調、難看的界面.....。雖說這可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只有創意過人的日本民族才有這種本事和耐心,利用Excel來創作,還辦了比賽!

而Microsoft在2013年利用這則訊息在Facebook粉絲團上曝光,也成功吸引我們去關注這每天都用來進行數據工作的試算表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