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講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講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內湖婦女中心創業課程

回顧一下2016.10.29的創業課程,這是一堂概論的課程,目標是在一天之內能夠建立起學員對創業的整體觀念,並且提供實用的創業資訊。
創業的必要,從了解需求、滿足需求、創造需求的循環開始,而建立健康的循環系統,是成功創業能夠永續的重要基礎。所以此次課程的一開始,以business model canvas做為建立營運模式的工具,促進同學們對創業的整體觀。



用現有的範例做說明是最佳的方式,依據前兩個小時和學員互動的情況,我挑出了六家企業交給同學做個案研究,分別是:ZARA, UBER, Tutor ABC, Niceday, Air bnb, 生態綠咖啡。上面看到這組以ZARA做為個案研究對象的同學,非常具體的點出了ZARA在營運模式裡的各式關鍵要素,也提到一個問題-除了賣服飾的收入之外,ZARA還有什麼收益流?單純賣衣服就可以變成西班牙首富嗎?
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麥當勞和家樂福也有類似的模式,google一下就可略知一二。
雖然學員來自不同年齡層,在個案研究的活動裡,參與度都很高,即使對於選擇到的個案不是這麼熟,也可以透過手機來搜尋參考資料,互動的情況非常好。大家也都上台自我介紹,促進了學員間的互相了解,來上這堂課不只是認識同學,更可能找到自己事業上的客戶,和未來創業的夥伴。


許多同學在台下客氣的說自己不會介紹,上台卻講了3、5分鐘還滔滔不絕,而且內容豐富,果真是臥虎藏龍。有些辛苦的單親媽媽、或者為疾病所苦的女性朋友們,都還會利用時間去當志工服務別人,實在令人敬佩。相信妳們若投入創業,成功機率一定很高,但是,還是要先好好上課,多學點功夫再入江湖比較保險唷。


內湖婦女中心創業課程 講師:台灣EIP 成功創業家夥伴 劉呈顥

課程大綱

1. 創業營運模式:建立系統觀念
2. 創業營運模式:分組實做演練
3. 創業營運模式:簡報提案訓練
4. 資金取得:群眾募資與政府補助
5. 商業登記:公司、行號與商業登記實務
6. 行銷管理:Baby Step的日常行銷演練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佛光大學企劃還是企畫課程

這次到佛光講企劃課程,由文資系的晏廷邀請,他已經是第三次聽我的演講了,沒想到還不膩!? XD

最近這幾年講大學以上的課程,原則上我都不用投影片了,一方面是要求同學練習抄筆記,手腦並用的學習效果較好(是大腦不是電腦,所以滑手機和打字不算);另一方面,則是和制約反應有關。
為了讓同學體會我的用心良苦,別以為伊森偷懶,所以課程一開始先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示一下古典制約理論。
伊森幫同學補充一下視覺傳達的細節
用系統理論來解釋大家所熟悉、常見的現象,是伊森講課常用的方法,目的不只是搏君一笑,而是要提醒同學,在學校所學的各種理論,不是沒用,而是你沒(拿來)用。成功提振大家的精神之後,要進入今天的企劃課程囉。
伊森雖不是老學究,但少說也是個文人,動手之前「必也正名乎」。再者,企劃要能當飯吃,職業和業餘的當然要有差別,不然大學生四年辦了這麼多活動,上課動不動就要交報告、企畫書,就能說每個人都會企劃嗎?
So...企劃、企畫、企業、企圖、企鵝,都有個「企」字,到底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市面上的企劃課程很多,介紹的書籍也很多,那何不自己看一看或上網google一下就好?伊森來講和別人來講有什麼不一樣?說實話,從出道到現在,我還真沒上過別人的企劃課程,也不知道別人的課程講些什麼、長怎樣,所以我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說清楚、講明白、說到做到」這十字真訣。
各種不同目的及用途的企畫書,都有各自的架構,說清楚,就是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告訴大家為何企畫書有這些項目,例如5W1H是同學們從國中就知道的東西,但為什麼是這5W1H?他們之間誰先、誰後?說清楚了,就不用死背。
這次的主題是開給大學生的企劃課程,所以特別強調活動企劃,而且格式也要符合學校的規定,常見的架構裡許多名詞,總是容易令人混淆不清,從活動宗旨、活動目的、活動目標這三項,就是最容易把大家的企畫書打趴的,小學生都看得懂的中文字,放在一起的意思大學生卻說不出有什麼差別,這就是要「講明白」的地方。
最後是「說到做到」,如果上課講一堆理論,結果同學還是寫不出企畫,老師也沒法兒點破迷津,那上這個課程不就是上心酸的。儘管這次只有安排兩個小時的時間,還是在第二階段讓同學實務操作企劃的流程,開始進行分組演練,目標是在30分鐘內完成企畫書。這中間,伊森會到各組了解進度,觀察各組進行的方式,是否遇到什麼問題。
在進行十分鐘後,就發現各組的共同問題是......不會開會!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你對大學時代做報告還有印象,而你又正好是那個分工的時候負責最後「整合」的人,一定會記得所謂的整合,就是整份報告分出去給組員後,回到你這裡合的時候,幾乎要重做!因為開會討論的時候,大家各找各的資料,有一搭沒一搭、你一言我一句的,最後因為大家都累了,所以趕快把一份企畫書拆開,每個人寫一小段再丟回來給整合者。
但是,這樣的會議,事實上是沒有共識的!所以每個人丟回來的東西,都是各自獨立的:目標、理念、想法、用語都不一致。就好像講到閱讀,以為會認識字就等於會閱讀了,所以才會缺乏閱讀自學的能力;以為會講話就等於會開會了,才會缺乏建立共識與合作的能力,這不只是學生之間的問題,更是整個台灣社會的縮影!(太激動...)
伊森趕緊在演練時間叫了暫停,帶大家實際操作會議的技術,今天補充說明的是KJ法。在短暫的教學之後,可以看到每個同學都開始認真、投入了起來,小組也更快形成共識。下次有更充裕的時間,一定要把完整的開會方法教給大家啊。

腦力激盪會議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唷,愁眉苦臉怎麼會有好的創意呢?

兩個小時的課程過得非常快,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天的企劃課程學到東西,最後來個大合照,什麼阿朗基、心花開的POSE都出來了,深深感覺伊森真的距離大學生涯太遙遠啦(泣)。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