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生命裡面都有一段時間,會突然發現說,你想做的事情,好像離你很遠很遠了。我想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在你25歲、35歲、40歲的時候,會問自己:「這是我想要做的事嗎?」「這就是我要的生活嗎?」「我要這樣過一輩子嗎?」
過去一、二十年,你可能已經在頭腦裡問過自己很多次這樣的問題。
創業沒有真理,它是一個正反合的實踐過程—了解需求、滿足需求、創造需求。我正在建造一個跨域整合的社群,讓創業者可以在這裡找到實踐所需要的資源、資訊、知識。我是 Ethan 劉呈顥。
每個人的生命裡面都有一段時間,會突然發現說,你想做的事情,好像離你很遠很遠了。我想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在你25歲、35歲、40歲的時候,會問自己:「這是我想要做的事嗎?」「這就是我要的生活嗎?」「我要這樣過一輩子嗎?」
過去一、二十年,你可能已經在頭腦裡問過自己很多次這樣的問題。
無論有沒有打算轉換跑道,都應該定期更新自己的履歷,檢視自己的職場競爭力。雖然我25歲之後就沒有用過履歷找工作,現在仍然每一季更新我的專案和演講清單。
今天繼續第十一年的公益職涯服務,教90後準備履歷跟作品集。
我有一家公司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要拼業績,所以接了很多的商業客戶,案子是不少,利潤不錯,但是也常常被客戶刁,拖欠尾款。
後來有人介紹做政府標案,營業額高,收錢也比較有保障。我開始學習從公告找案源,幾乎每個禮拜都在趕企劃提案,一年投上百個案,財物、勞務、連工程我都接,第一年就拿了兩千多萬的政府標案。
因為案子源源不絕,我覺得上億的業績很近了,員工從3個變成13個,辦公室從頂樓加蓋變成一樓店面,原本以為可以大賺一筆,結果後來算一算,那兩年還賠兩百多萬。
一流的經營者看現金、二流的經營者看利潤、三流的經營者看營業額 。 有些事總是要走過了才深深體會。
雖然賠錢,但是那兩年也學到非常寶貴的經驗。有一次提案的對手是台灣某大雜誌社,最後競標的結果是我們拿下那一個行銷案,沒想到開標之後,雜誌社的負責人居然打電話來罵人,說他們早就跟承辦人講好了,我們幹嘛半路殺出程咬金來搶標,要我們一定要撥預算在他們雜誌上面刊廣告。
很多人會跟你說政府標案都是內定的,沒錯, 我知道,我也承認有些案子是內定的。但是內定,並不代表你沒有機會,只要你夠強、真的夠強,沒有人能夠阻止你。
希望自己找,機會人家給。
只要是開拓新客戶、新市場,一定有人會說:人家早就有配合的廠商、這沒那麼簡單啦、 哎呦這案子拿不到的啦 ……。事實上,如果那麼簡單,也輪不到我們來做。
不是別人的內定限制了你的機會,而是這些成見、刻板印象限制了你自己。
讓自己變強吧, 只要你夠強,沒有人能阻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