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為什麼新產品開發會議總是不了了之?

開發新產品的時候,技術人員往往從我們最擅長,也就是核心技術開始思考:我們會做什麼,我們能如何做,做的比別人好,我們在規格上面如何比別人更高端。
行銷人員想的是客戶願意花多少錢購買,產品怎麼跟競爭對手差異化。而這兩個觀點經常是衝突的,因為高端的技術往往就代表著更長的開發時間,與更昂貴的材料成本,卻不能保證消費者願意支付更高的價錢購買新產品。於是新產品開發會議往往就在充滿自我懷疑、意見對立,互踢皮球的情況下不了了之。
作為產品設計者,你的工作是每增加一塊錢的材料成本,就要提高四塊錢的產品價值;而最高明的手法,則是利用美學的設計,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產品的價值。因為價值來自於消費者的認知,無論高科技或是低科技,只要消費者買單的,就是好科技。
這裡講的美學,不只是「外觀漂亮而已」,更重要的是解決使用者的痛點和、優化使用者的體驗。藉著對市場現有產品的規格分析比較,我們常常可以發現有剛性需求的產品會走向同質化,因為消費者面對大量類似而不同廠牌的產品時,會逐漸習慣「這個東西就該長這樣,這東西本來就是這樣呀。」孰不知這都是在成本、技術、行銷操作下得到對廠商最可行的結果。
什麼?你不是說開發產品要考慮消費者的痛點和需求嗎?沒錯,但你沒想到這些產品解決了你的一個需求,卻又帶給你另外一個痛點,因為新產品開發跟使用者體驗都是主觀的,當我們明白這個現實後,才能夠停止在新產品開發會議中的種種懷疑與對立,試著用我們可接受的風險去測試市場的反應,因為質是主觀的,而量是客觀的,當我們有足夠的市場數據,才能對新產品的成敗做進一步的判斷。
放手去做吧!走出會議室,走進市場!
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